2012年,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年份,然而那年什么都没发生,人们也对这种所谓的预言不屑一顾。
然而十多年过去后,一本漫画,竟然又来预测末日,并且这次信的人甚至更多:2025年7月5日,也就是明天,一场史无前例大规模的海啸,将威胁地球上所有的沿海地区。
这场海啸的规模、杀伤力,居然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发海啸的3倍!无数城市会被瞬间摧毁,数以亿计的居民会流离失所。其中,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海床会出现裂缝,万里之外的北美也无法幸免!
这一传言,来自于日本作家龙树谅创作的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在那时,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呈现了灾难的全部。
这位作家,曾精准预测过灾难
为什么一个作家在漫画中的描绘,会让人们觉得比玛雅预言更值得恐慌?因为作者、现年71岁的龙树谅,居然精准预测过灾难,且她的15个预言,居然13个应验!
1992年,她梦见过戴安娜王妃抱着小朋友的照片,几年后戴安娜王妃因为车祸去世;1995年,她梦见过日本神户地区的重大灾难,15天后神户就发生了7.3级地震;
最让人震惊的,是她在1996年3月11日,预言某一年的3月11日会出现重大的地震和海啸,随后断言是“2011年3月,东日本。”时间和地点完全一致,这让人们惊愕不已。
正是因为对日本3.11地震的预言,让龙树谅一夜成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怕的“预言帝”。那么2025年7月5日的超级海啸,未必见得是危言耸听。
官方辟谣没用,游客纷纷取消行程
消息一出,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已经有不少忧心忡忡的游客取消了前往日本旅行的计划。如果日本旅游局、政府知道此事,不知作何感想。
日本官方其实做足了努力,风波专家、各级政府部门都表态“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这一说法,大家要理性。”
然而,日本本就是地震多发国家,外加3.11大地震之前也没有明显迹象。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民众们的恐慌情绪也是情有可原的。
末日预言,中国网友“神评论”不断
论有才华,还得看中国网友。毕竟此次末日预言的“震中”位于日本,那么一旦成真,中国沿海面临的威胁会比加拿大沿海还要大。
评论区里,有网友抱怨道“为什么要周末海啸,不能周一海啸吗?找个工作日吧……”
也有网友恍然大悟:原来上海最新的这个LV大船,是用来逃命的啊,这是LV诺亚方舟!
有调侃的,也有无语的,有网友表示这就是炒作,这个作者都一把年纪了,还不忘炒作自己,好无聊;
主打一个淡定的网友则表示:都什么事?大惊小怪的,2012年还世界末日了呢,最后发生了吗?我倒要看看7月5日的海啸能有什么能耐?
北美西海岸,本就是大地震大海啸高危地
尽管这类预言成真的可能性很低,但居住在温哥华、包括居住在整个北美西海岸地区的民众都知道,位于卡斯卡地亚地震带的我们,本就是大地震、大海啸的高危地所在。
即便2025年7月5日不会有特大地震特大海啸,在未来的某一天、甚至是不久将来的某一天,这种灾难随时有可能发生,每个人都应该有居安思危的仪式,做好防震、防海啸的演练。
在龙树谅的预言之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就表示:北美西海岸有可能发生高达1000英尺的超级海啸,其威力能摧毁多座城市、甚至让温哥华岛“葬身海中”。
最新研究还显示,未来50年,北美西海岸发生8级地震以上的概率超过15%、北加州的概率最高,其次是俄勒冈北部、华盛顿南部。就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都有很大风险。
只不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所说的1000英尺超级海啸,最近一次发生还是10.5万年前的事,当时的海啸吞没了夏威夷的一个岛屿。
温哥华相比美西,海啸隐患较小
虽然同处于地震海啸带,但温哥华相比于美国西海岸诸多城市,总体的海啸隐患还是比较小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面前有温哥华岛这个巨大的屏障,而温哥华岛并非低洼地,中部山区有多座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
此外,温哥华自己也不是什么低地,除了南部的列治文、三角洲因为泥沙冲击平原特质导致海拔低洼外,温哥华市、西温哥华沿海地区很多海拔都超过了50米,比如UBC的海拔更是超过百米。
加之温哥华本身气候就相对稳定,很少有直面外海的城市的那种疾风骤雨天气,所以总体海啸隐患还是比较低的,大家无需过于担心,但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
所以,7月5日这一天,你会打算怎么过?照常做该做的事,还是先静观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