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未做错,却要承受莫须有的指责。”
据Global Time报道,中国监控摄像机制造公司海康威视被停止在加拿大的业务。该公司在多伦多、蒙特利尔及温哥华都设有办公室。
6月27日加拿大工业部长乔美兰(Mélanie Joly)通过社交媒体(X)宣布,联邦政府根据《加拿大投资法》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后,要求政府全面停止使用海康威视(Hikvision)的监控产品,并终止与其在加拿大境内的所有业务往来。
乔美兰的声明称,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如果继续在加拿大运营,将损害加拿大的国家安全。
她还表示,这项命令不适用于海康威视在加拿大境外的关联企业,但她“强烈建议”加拿大公众关注政府的这一决定,并据此自行作出相关判断。”
没有实锤,还要严禁?
对此,海康威视作出正式回应,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加拿大政府的有关决定。
海康公司指出,加方是在对《国家安全法》《国家情报法》等法律条款存在错误解读的基础上,以海康威视的国有控股背景为由,作出毫无事实依据的判断。
海康强调,加拿大政府在缺乏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单方面认定公司在加业务“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并据此要求关闭其在加拿大的业务运营。
海康威视业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始终严格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其产品已通过多项国际安全认证。
这一行为不仅罔顾事实,严重缺乏程序正义与透明度,也构成了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对待和不公平打压。
7月7日,海康就对联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勒令其停止在加拿大运营的指令提出上诉,并提出司法复核,要求联邦法院暂停关闭令,直至法院作出裁决。
海康表示有信心通过司法途径澄清事实并维护其合法权益,这也是近年来中加贸易摩擦中的又一重要事件。
对其影响
虽然禁令刚出时,海康股价在6月28日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大多数投资者对其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
针对外界担心禁令对运营冲击,分析师普遍认为影响非常有限。
根据海康在深圳交易所互动平台的回应,2024年加拿大市场仅占公司全年营收不到0.3%。
根据最新财报,公司2024年营收达人民币925亿元,其中海外业务仅占达34.5%,全年海外收入达人民币319亿元,年增率10.1%。
国际影响与舆论声音
这一事件在加拿大引发了一定的讨论。一些声音支持政府出于“审慎考量”采取行动,也有专家表示,应以技术性能和透明标准为基础,而非对企业背景作出预设判断。
此外,有媒体指出,此举可能会影响加拿大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商业信任环境,加剧技术交流方面的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加拿大这项禁令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五眼联盟”成员国,早前也陆续对国内品牌的监控设备提出限制。
外界普遍认为,加拿大此举是在配合这些国家对技术安全的整体防范策略。
海康与加拿大政府之间的法律交锋,表明上看是一场关于“国家安全”的争议,实则也反映出当今国际环境下科技、贸易与政治之间的复杂问题。
一方面,国家安全无疑是每一个政府都必须优先考量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缺乏透明证据、程序不完整的前提下,贸然对一家企业实施“封杀”,是否也在动摇商业合作应有的信任基础?
信息来源:Global Time,Reuters,Radio-Canada,新浪,Yahoo